日期:2021-12-03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童年的水墨畫教材解析,是優秀的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目標
?。?)通過自學,認識本課生字。
?。?)鼓勵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把自己喜歡的內容背誦下來。
?。?)通過朗讀,感悟兒童詩的特點,嘗試寫一首兒童詩。
2.過程和方法目標
?。?)通過朗讀兒童詩,學生能體會兒童豐富的想象力。
?。?)能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感受童年幸??鞓返纳詈兔篮玫脑竿?。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感受童年生活的快樂。激發學生讀兒童詩和寫兒童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獨立閱讀課文,體會兒童豐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樂,激發學生讀兒童詩的興趣。
【教學難點】
試寫兒童詩。
【課前準備】
布置學生預習兒童詩。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板書課題
1.師導入:童年是一幅畫,畫里有我們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個夢,夢里有我們的想象和憧憬。相信大家童年時都會有過幻想和一些快樂的時光吧!請講給大家聽聽,一起分享一下吧?。▽W生暢所欲言)
〔設計意圖〕
從學生熟悉的童年生活入手,為學生營造一種交流的氛圍,能激發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并能夠為學生后面的模仿寫作作了個鋪墊。
2.揭示課題,板書課題。
二、初讀詩歌,整體感知
1.師:這兩首詩大概講了什么內容?請大家自由讀詩,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學生自由讀文)
2.先小組內讀詩、互評、互相正音。
3.師生交流這兩首詩的大概內容。
三、賞讀詩歌,進入情境
?。ㄒ唬┳x詩文,曉詩意
1、教師配樂朗讀,學生閉目想象。
2、把所想象到的畫面說給大家聽。
3、師引導:一小節可以組成一幅畫面,一個故事,你能否讀出來?請邊讀邊想象畫面?
4、師:從詩歌的字里行間,我感受到一種濃濃的感情,請同學們再讀一讀兩首詩,想一想詩人分別要抒發什么感情?
?。ㄉ錁防首x后交流體會,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美好的愿望
童年生活的快樂)
〔設計意圖〕
這一設計意在通過教師的啟發、引導、點撥,喚醒學生的情緒、情感,讓他帶著自己的'真切之感對所讀的文本語言進行體驗,加深理解,有所領悟。
?。ǘ┢吩姼?,悟寫法
1、生自由朗讀第一首詩歌《我想》,想一想這首詩在表達上有什么特點?
?。?)說一說:生交流自己的發現:
?、倜恳恍」澏家?ldquo;我想……”作為開頭,表達自己的夢想。
?、诿恳恍」澙锒加幸粋€疊音詞,如:“悠呀,悠──”“長呀,長──”這樣的語句。
?。?)讀一讀:指導學生反復地讀,讀出詩的節奏和重音,進一步融情會意。
師:那么多愿望中,哪一個最令你神往?說說理由。
?。?)讀出最喜歡的畫面,師生評一評。
?。?)師又問:作者有那么多的夢想,說明了他是個什么樣的孩子?
?。ㄊ莻€有豐富想象力的孩子
師板書:豐富的想象)
?。?)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想一想自己的童年生活中是否也曾經有過無數的夢想,鼓勵學生用“我想”接著將詩寫下去。
〔設計意圖〕
新課標提倡讀寫結合,學完整首詩,我給學生自由想象的空間,讓他們模仿著也嘗試創作自己的詩,按照每一小節的格式和內容,把自己身體的某些器官想象進去寫。
?。?)學生自由創作,表情達意。
?。?)交流作品,師生互動點評。如:
我想把眼睛
安在火箭上。
帶著自己的疑問,
牽著自己的夢想。
沖啊,沖——
沖上太空探究奧妙。
我想把耳朵,
裝在風箏上。
聽鳥兒唱歌,聽白云嘮家常。
聽呀,聽——
天空是我的課堂。
我想把嘴巴
嵌在風箏上。
和風兒一起閑聊,
和小鳥一起歌唱。
晃啊,晃——
嘗嘗白云像不像棉花糖。
?。?)師生共同評一評,讀一讀。
2.自由讀詩歌《童年的水墨畫》,你有什么感覺?
?。A設學生回答:我感覺到作者寫的是一幅幅畫,是童年生活的一個個鏡頭。)
?。?)師:你在畫上都看到了哪些鏡頭?
?。◣煱鍟航诸^閱讀
溪邊釣魚
江上戲水)
?。?)再讀詩歌,感受詩意。
?。?)品一品:欣賞交流佳句,體會使用打比方手法的妙處。如:
?、?ldquo;陽光從腳尖悄悄爬上膝蓋,/也想著‘黑旋風’水戰‘浪里白條’。”
?、?ldquo;垂柳把溪水當做梳妝的鏡子,/山溪像綠玉帶一樣平靜。”
?、?ldquo;是那個‘水葫蘆’一下鉆入水中,/出水時只見一陣水花兩對虎牙。”
?。?)畫一畫:
師:把你最喜歡的其中一個鏡頭簡單地畫下來,畫完后,說一說自己為什么喜歡?
〔設計意圖〕
詩人的創作是即景生情,緣情成詩。要體悟詩情畫意,其方法之一就是詩配畫。所以根據本詩的特點,在學生熟讀詩歌的前提下,要求學生作畫,能更好地理解詩的意境。
?。?)展一展,讀一讀:要求學生作畫完畢后,面向全班展示出來。并讀一讀對應的詩歌,體會詩句所包含的生動畫面,感受童年的瑰麗多彩。
四、誦讀詩歌,拓展提升
1.伴樂,全班一起有感情誦讀全詩。
2.欣賞兒童詩:
小童話
邵燕祥
在云彩的南面,
那遙遠的地方,/
有一群樹葉說:我們想/
像花一樣開放。/
有一群花朵說:我們想/
像鳥一樣飛翔。/
有一群孔雀說:我們想/
像樹一樣成長。
圓圓和圈圈
鄭春華
有個圓圓/愛畫圈圈/
大圈像太陽/小圈像雨點/
晚上圓圓睡了
圈圈很想圓圓/
悄悄地、慢慢地
滾進圓圓夢里面/
一會兒變搖鼓/逗著圓圓玩/
一會兒變氣球/圍著圓圓轉/
圓圓睡醒了/
圈圈眨眨眼/
變成大蘋果/
躲在枕頭邊。
3.自由讀詩,練習把自己喜歡的一首詩背下來。
五、板書設計
9
兒童詩兩首
我想
童年的水墨畫
美好
街頭閱讀
的
溪邊釣魚
愿望
江上戲水
豐富的想象
教學目標:
《童年的水墨畫》教學設計
1、鞏固認識染、笠等13個生字。讀準“碎”等字的平舌音。
2、運用“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的方法理解難懂的詞語和句子,如:從“染”字體會溪水的綠;從“蹦跳”一詞體會兒童釣魚的歡樂;比較小蘑菇和兒童的相似之處體會采蘑菇兒童的可愛。
3、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想象畫面。
4、續編詩歌的第四小節,體現兒童生活的歡樂。
教學重點:
運用“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的方法理解難懂的詞語和句子,如:從“染”字體會溪水的綠;從“蹦跳”一詞體會兒童釣魚的歡樂;比較小蘑菇和兒童的`相似之處體會采蘑菇兒童的可愛。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想象畫面。
教學難點:
用不同的方法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續編詩歌的第四小節,體現兒童的歡樂。
教學準備:
教師:搜集圖片,制作課件。
學生:朗讀詩歌。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題
童年是一首奇麗的小詩,詩里有你我大家的歡樂;
童年是一支悠揚的歌聲,歌里有你我美好的回憶;
童年是一幅幅意境深遠的畫,畫里有你我的兒時樂趣與歡笑……[n1]
今天,讓我們跟隨作者張繼樓再次走進童年的水墨畫,去看,去聽,去感受畫的意境和蘊含的快樂。(板書題目)
二、復習舊知
?、僬J讀生字詞,掃除生字障礙
出示相關詞語,檢查朗讀。
?、谕ㄟ^上節課的學習,《童年的水墨畫》分別向我們展示哪些不同的畫面?
?。ㄏ吔?林中)
三、學習新授
自讀課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誰沒有童年?誰沒經歷過童年快樂的時光呢?讓我們再次走進詩中,一起品味詩歌表達出的童真,好好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1、播放ppt,朗讀詩歌,思考:這三首詩歌雖然選擇的不同的生活場景,但是想表達的什么主題?(快樂童年)
2、出示表格,根據提示自學完成,討論交流,[n2]教師巡視指導。
3、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說說喜歡的原因,順學而導,從以下三個方面有機點撥:[n3]
?、購膭討B、靜態描寫方面。
?、诤⒆觽兊纳駪B、動作方面。
?、巯胂螽嬅?,指導學生用多種方式理解含義深刻的部分。
四、學習拓展
從古到今,從近代到現代,從古詩到詩歌再到散文,不同時代,不同體裁,不同名家都留下了諸多反應童年美好生活的文字,從“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的頑皮到“更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的天真。童年是詩人、作家永遠說不完的話題,字字句句都讓我們透過文字感受到了童真。接下來我們再來學習一篇反應童年生活的文章,走近這位作家的童年生活,請大家快速閱讀短文《童年的水墨畫》,根據自讀提示,完成閱讀。[n4]
五、總結全文
童年的樂趣說也說不完,不信你聽那首經典的歌曲《童年》。
你的童年有哪些值得回憶的呢?選擇你喜歡的方式或詩或文,或唱或畫,一起回味童年的快樂時光吧![n5]
附:板書
童年的水墨畫
溪邊——釣魚的孩子——快樂七彩童年
江上——戲水的孩子——調皮歡樂如歌
林中——歡叫的孩子——興奮
[n1]導語在音樂的伴奏中,很美,將孩子帶入詩的意境。
[n2]注重學生自主學習。
[n3]條理很清晰。
[n4]多文本閱讀,學以致用。
[n5]這應該是續編詩歌環節。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感受童年幸??鞓返纳詈兔篮玫脑竿?。
2、認識本課生字,背誦喜歡的詩歌,了解兒童詩的特點,嘗試寫一首兒童詩。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朗讀詩歌
1、出示課題《兒童詩兩首》,說說你知道那些兒童詩??梢哉f說詩歌的題目,也可以背誦其中的一兩句。
2、朗讀課文,能把詩歌流暢的朗讀下來。
二、比較朗讀,理解詩歌
1、反復朗讀兩首兒童詩,比較:這兩首兒童詩有什么不同?
2、在充分朗讀、思考的基礎上,小組討論。
3、課堂交流,隨機指導。
(1)《我想》是一首詩歌,《童年的水墨畫》是組詩。
引導學生注意其中的區別:組詩有小標題;每一節詩歌寫的是不同的內容……
(2)《我想》是押韻的,《童年的水墨畫》不押韻。
引導學生朗讀這兩首詩,體會押韻和不押韻的區別,了解兒童詩可以押韻也可以不押韻。
(3)《我想》描寫的是“我”的一些美好的愿望,《童年的水墨畫》描寫的是童年的生活學習場景。
?、僬f說《我想》描寫了“我”的哪些愿望?
◇“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樹枝上”
◇“我想把腳丫接在柳樹根上”
◇“我想把眼睛裝在風箏上”
……
?、谡f說《童年的水墨畫》描寫了哪些學習生活場景?
◇在街頭看書
◇在溪邊釣魚
◇在江上游泳
?、劾首x詩歌,體會描寫的愿望和場景
三、感情朗讀,體會意境
1、指導學習《我想》
(1)朗讀詩歌,想象體會“我”的愿望。
?、倮首x詩歌,說說“我”的那么多愿望中,那一個最令你神往?
?、谀b讀最令你神往的愿望,想象那是一個怎樣的情景?
◇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你有什么感受?比如:“牽著萬縷陽光”是怎樣的感覺?“成為柳絮和蒲公英,飛呀,飛”是怎樣的感覺?
?、塾懈星榈睦首x最令你神往的愿望。
(2)想象一下,“我”是在怎樣的情景下產生這些美好的愿望的?具體說說。
◇春暖花開的時候,坐在綠綠的草地上……
◇在陽光下,春風中起舞……
……
(3)有感情的朗讀詩歌。
2、指導學習《童年水墨畫》
(1)朗讀詩歌,比上眼睛想象詩歌描寫的畫面。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凫o靜地在街頭閱讀《水滸傳》。
?、隰~兒釣上來了,魚在草地上蹦跳。
?、墼诮嫔洗蛩?。
……
(2)細細朗讀有關的詩句,體會其中的快樂。
(3)有感情的朗讀詩歌,體會童年生活的美好。
四、誦讀詩歌,感悟語言
1、自由誦讀詩歌,畫出你認為寫得最特別的句子。
(1)“牽著萬縷陽光,/悠啊,悠——/悠出聲聲春的歌唱”
(2)“忽然撲騰一聲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著魚兒和笑聲。”
(3)“陽光從腳尖悄悄爬上膝蓋,/也想著‘黑旋風’水戰‘浪里白條’。”
……
2、說說這些詩句特別在什么地方?
(1)很有韻味。
(2)語言中有圖畫。
……
3、朗讀或背誦這些詩句。
五、作業
1、選擇背誦詩歌。
正所謂“好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我覺得詩歌教學運用詞理論也非常有效。詩歌作為語言凝練,情感蘊含豐富的一種文體,沒有什么方法比情感朗讀更加有效地體味詩歌的味道,相比那些細細的分析來說,誦讀才是詩歌教學的正道。
在教授《童年的水墨畫》一文中,我首先緊緊扣住了詩歌的題目“水墨畫”,以藝術相通的理由,跟學生說“我們上一節詩意的美術課”。學生頓時愣住了,卻又有點興奮,都充著期待。在師生互動交流“畫畫的步驟和注意的事項”中,我獲得了許多的資源,有學生說“畫畫要先擬定一個背景圖”,有的說“畫畫要突出重點表現的景物”,“畫畫要根據心情用不同的色彩”“要有細節的描寫”······答案豐富多彩,也中了我的“圈套”。其實我就是想讓他們用喜歡的美術去學習《童年的水墨畫》,去感悟作者的畫,以及畫中的情。我簡單幾筆在黑板上畫了一個畫框,并讓同學們思考“用剛剛分析的畫畫的理論,來想想該往這三副童年的畫中添上什么景致?”這一步其實是讓學生讀懂詩歌的大意,第一次引入了讀詩歌的階段。
然而,這僅僅是從了解詩歌大意層面出發的,而更深的層面在于覺得這三副畫中的情。于是我在本節課上又滲透了一個“詩情畫意”的概念。引導道:根據同學們剛剛對詩歌大意的感知,我們基本完成了“畫意”的了解,然而“詩情”也就是作者表現的情感卻有待發掘。進而學生通過一遍一遍有感情的朗讀,其中包含了我的正確、錯誤示范朗讀的比較,引導他們發現朗讀應該注意的情感,更重要的是引導他們知道為何這樣讀。因此在這一系列多形式的朗讀中,學生自己也能夠抓住一些“詩眼”讀出感情了。
《童年的水墨畫》反思2
《童年的水墨畫》是組詩,包括了三首小詩,分別以“街頭”、“溪邊”、“江上”為題,表現了兒童極富情趣的生活,似一幅幅水墨畫般美麗。我們不能輕易放過,而要引導孩子走到詩的境界中去,細細品味,輕輕咀嚼,充分領略其中的妙趣,感受其中的美。在動聽的樂聲中,教師讓學生在熟讀之后,選擇其中的一首細細品味,與全班交流自己最喜歡的句子,并談自己的感受和體會。比如,“書頁輕輕翻動,嘴角漾著絲絲摸不掉的笑……”“忽然撲騰一聲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著魚兒和笑聲……”“是哪個水葫蘆一下鉆入水中?出水時只見一陣水花兩對虎牙……”使學生想象出了孩童在街頭沉浸在讀書樂趣中、在溪邊垂釣歡笑陣陣、在江中戲水玩鬧的一個個生動畫面。
“作者胸有意,入境始與親”,好的兒童詩,字字句句都蘊藏著作者的匠心,包含著作者濃烈的情感,我們要盡可能地幫助孩子們在情感的帶動下,體會詩中的妙趣,走進詩的意境,真正產生心靈上的共鳴。
《燕子導入》:燕子導入第1篇 [教學目標] 一、通過燕子在春天里飛翔的美景,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激起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 《?、鞏固生字,理解本課生詞:俊俏、陽春、盛會、生趣、掠、偶爾、蕩漾、光彩奪目
《三年級下冊古詩三首元日教案》:三年級下冊古詩三首元日教案第1篇 第三單元 本單元以傳統文化為主題,選編了《古詩三首》《紙的發明》《趙州橋》和一篇略讀課文《一幅名揚中外的畫》,從傳統節日、古代發明、建筑、繪畫等幾方面來突顯傳統文化。
《課文小蝦教案》:課文小蝦教案第1篇 一、導語引入: 1、大千世界中,有很多可愛的小生靈,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繼續走近小蝦,(齊讀課題)深切認識小蝦的特色,領會作者的情感?! ?、翻開書23頁,根據劉老師的問題讀第一自然段。(引讀第一段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幼兒園學習網】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