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03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出師表微型課教案,是優秀的九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學習目標
1、領會諸葛亮提出的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小三項建議的進步性和借鑒意義。(重點)
2、認識并學習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了解本文議論中融以敘事、抒情的寫法。(難點)
學習過程;
一、預習展示
1、什么叫“表”?這種文體有什么特點?
2、諸葛亮是什么心情下寫《出師表》的?(簡介寫作背景)
3、加點注音。
?。?、誦讀課文,劃分文章結構。
二、合作探究
1.借助課下注釋、工具書疏通文意。翻譯下面重點的句子: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
?。?)此悉貞良死節之臣,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動,遂許先帝以驅馳。
?。?)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在天之靈。
?。?0)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3
2、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哪些建議?其中哪一條是主要的?
3、結合《出師表》全文,說說諸葛亮為什么要在出師之前竭力規勸劉禪任用賢能?
4、本文主要表達了什么情感
5、寫出出自本文的成語(至少三個),并解釋其現在的意思。
三達標反饋
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古今異義。
(1)誠宜開張圣聽古義:今義:
(2)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古義:今義:
(3)先帝不以臣卑鄙古義:今義:
(4)由是感激古義:今義:
2理解性填空
?。?)《出師表》中說明蜀國當時所處的政治形勢的句子是:
(2)表現作者無意于功名利祿的句子是
(3)表現作者臨危受命的句子是
(4)諸葛亮出師北伐的目標是
?。?)諸葛亮勸劉禪對宮中、府中官員的賞罰要堅持同一標準的句子是:
?。?)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隨便看輕自己的句子是:
?。?)諸葛亮向后主提出嚴明賞罰建議的'語句是:
?。?)《諸葛亮集》中有這樣的話:賞不可不平,罰不可不均。這與《出師表》中的兩句“一致。
?。?)《出師表》中敘述諸葛亮追隨先帝驅馳原因是:
10)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
?。?1)指出出師戰略目標的句子是:
?。?2)陳述作者臨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3)通過對比寫出先后漢興隆及衰敗原因的句子是
?。?4)諸葛亮在劉備幾乎全軍覆沒的處境下,出任軍師,追隨劉備創業。他在《出師表》中寫到:
?。?5)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追言白帝城托孤之事,交代此次出師的歷史根源及思想基礎的語句是:
?。?6)寫盡作者一生的句子:
?。?7)、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
?。?8)、諸荀亮分析天下形勢,其中有利的主觀條件是:
?。?9)、表達了作者對劉氏父子感情的句子是:
?。?0)作者在《出師表》中寫到了自己所受到的“先帝之殊遇”,把相關的文字默寫出來:
3.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他運籌帷幄,指揮若定,請結合《三國演義》中的故事情節,用短語寫出他所指揮的兩個戰例。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表"的特點,了解諸葛亮的治國主張。
2.朗讀課文,疏通文句,積累詞語,豐富文言詞匯。
3.學習本文融情于議論、敘述,以情動人的寫作方法。
4.培養學生學會從網絡獲取學習資源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利用網絡課程資源,閱讀體悟,自主、合作、探究,激起學生誦讀的興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深切感受諸葛亮對蜀漢的忠誠,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做社會的有用之才。
【教學重點】
1、朗讀課文,積累文言詞匯。
2、培養學生學會從網絡獲取學習資源的能力。
【教學難點】
學習本文以議論為主兼用抒情和記敘的寫法以及語言質樸、感情真摯的特點。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網絡教室、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
1、課前讀課文,根據注釋弄清文章的主要內容。
2、通過因特網或圖書館搜集有關資料(文字資料或圖片資料皆可),如:諸葛亮生平、三顧茅廬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導語:諸葛亮是中國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顧茅廬""火燒赤壁""六出祁山"等膾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國是家喻戶曉的。諸葛亮的文才韜略令人傾倒。他撰寫的《出師表》是漢末以來表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質樸誠摯,志盡文暢,為后人所欽仰,正所謂"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陸游《書憤》),"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文天祥《正氣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杰作。
2、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學生點擊以下網址查閱:
二、一讀課文,觸摸文本
1、點擊下列網站,聽配樂朗讀,注意聽準字音,把握停頓:
?、僮忠簦航o下列加點字注音。
崩殂恢弘忠諫菲薄
陟臧否以遺陛下裨補
猥自夙庶竭駑鈍
咎咨諏
?、谕nD:用"/"劃分下列句子的停頓節奏。
A然/侍衛之臣/不屑于內
B蓋/追先帝之殊遇
C宜付有司/論其刑賞
D使/內外異法也
學生自主完成,不會的可以點擊以下網站(在線新華詞典)查閱:
、學生自讀課文,結合注釋,借助工具書,疏通文句,翻譯課文。
以小組為單位,就難詞難句討論交流,力求通暢地翻譯課文,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如有疑難可以點擊以下網址:
三、細讀課文,解讀文本
1、(1)朗讀課文1--5自然段,讓學生閱讀《出師表賞析》一文。
(2)、討論:
?、僦T葛亮向后主提出了哪些建議?是從哪幾個方面提出建議的?,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本文陳述的重點是什么?
?、诰蛧鴥日碌陌才?,諸葛亮提出了三條建議,這三條建議中哪一條是最主要的?為什么?
?、畚恼碌?段為什么插入對往事的回憶,去掉這一段文字,好嗎?
學生如答不出,可登陸下述網頁,進行了解:齊讀課文6-7自然段,討論交流疑難,思考:
?、僬n文第6段敘寫自己的生平(21年的經歷),好象是逸枝衍菖,對此你怎么看?
?、谧髡哔硪箲n嘆的原因?"五月渡瀘,深入不毛"的原因是什么?③作者認為,可以出師北伐的條件是什么?"出師"的戰略是什么?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各組選代表進行全班交流,教師適時點撥。
學生如有疑難,可以查閱以下網站:
四、研讀主旨,感悟文本
學生再讀課文,教師設計相關問題,誘生深思。
提問:全文以議論為主,輔之以敘事、議論,敘事中帶有濃厚的抒情色彩。請結合你的閱讀體驗,談談你對此的認識。
學生小組合作探究,自由發言??梢圆殚啞稖\談出師表的藝術特色》一文的網站:
五、鏈接生活,直面忠誠
讓學生就"如何看待諸葛亮的忠"這個問題展開激烈的爭論。教師組織學生辯論,鼓勵學生暢所欲言。
辯論時學生可查閱相關網站:
六、教師小結:
《出師表》以"形勢"使對方震動,以"情感"使對方感動,以"措施"教導對方,以"事業"激勵對方,肝膽相照,情深意厚,一直為世人所稱道。封建統治者推崇諸葛亮,或由于他助劉興漢是正統,或由于他受了知遇,一生盡忠,是忠臣的典型;今天人們肯定諸葛亮,主要是因為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對于"忠""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則被賦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新意。作為新世紀的熱血青年,我們應該胸懷祖國,心系人民,做時代的驕子,做人民的公仆。
七、布置作業:
結合課后練習三,談談你對諸葛亮的認識,以《千秋諸葛我評說》為題寫一篇小作文??捎^看《易中天評說諸葛亮》的視頻:
【教學目的】
1、了解奏表的特點。
2、了解諸葛亮的“親賢臣,遠小人”等名言。
3、掌握本篇的'詞語。
【教學重點難點】
1、陳述衷情,這是表文的一大特點,本篇情摯辭切,教學中要突出這點。
2、本文詞語較多,學生生疏者不少,要逐句弄懂,逐段講解。
3、加強誦讀、背誦練習。
【教學時數】
二教時。
【教學步驟】
第一教時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學習諸葛亮的《出師表》。諸葛亮這位著名的歷史人物,大家比較熟悉。諸葛亮輔佐劉備,歷盡艱難坎坷,經過多年奮戰,終于建立了蜀國,身負丞相重任。蜀國建立后兩年,即公元223年,劉備病逝,后主劉禪繼位,時年16歲。諸葛亮受遺詔輔佐劉禪,主持蜀國軍政大事。公元227年,諸葛亮統率蜀國軍隊北進,駐軍漢中(今陜西南鄭縣),準備征伐曹魏,奪取中原,復興漢室。他當時感到劉禪暗昧懦弱,頗有內顧之憂,所以臨出發前上書劉禪,懇切勸諫,要劉禪繼承劉備遺志,砥礪志行,振作精神,聽信忠言,任用賢良,黜斥佞人,嚴明賞罰,盡心國事,以圖完成復興漢室,統一天下的大業。這就是《出師表》。
“表”是臣下向君王上書言事的一種文體。表文的一大特點是陳述衷情。學習這篇文章,要注意領會諸葛亮在文中所表露的思想感情,了解文中諸葛亮的一些名言。
二、教師范讀課文并正音
三、朗讀
可叫三四名同學朗讀課文。朗讀前提出要求:字音正確、句讀分明。讀畢酌情講評。然后讓學生各自默讀課文,參看課本注釋,弄懂詞句意思,有不解之處,當堂提出。
四、講解文章第1~5段
1、齊讀第1段。讀畢,就字音、句讀酌情講評。
?、?疏通字句。
?、?提問一:諸葛亮在奏表的開頭一段向劉禪提出什么勸諫?
講解:諸葛亮首先規勸劉禪要繼承劉備遺志,砥礪志行,振作精神,廣開言路,采納忠諫,而不要妄自菲薄,自暴自棄,言談失義,阻斷忠諫之路。
提問二:諸葛亮用什么來鼓勵劉禪?
講解:諸葛亮用忠臣志士為了報答先帝的殊遇而勤勉不懈,舍身忘我地效忠職守的事實來鼓勵劉禪,要他看到蜀國具有忠臣竭力,志士效命這個好條件。
2、指名朗讀第2段:
?、?疏通詞句。
?、?提問:諸葛亮在這段中向劉禪提出什么諫誡?
講解:諸葛亮諫誡劉禪理政要公正明察,賞罰要善惡分明,對內廷和外廷的官員要一視同仁,不要徇私偏袒。
3、分別朗讀第3、4段:
?、?疏通詞句。
?、?提問:這兩段的內容是什么?(要求用一句話作答)
講解:其內容是諸葛亮向劉禪舉薦用人。
4、齊讀第5段:
?、?疏通詞句。
?、?提問:這段的內容是什么?
講解:在這段中,諸葛亮以漢朝興衰的歷史說明君王用人之極端重要,告誡劉禪要接近、信任正直賢能、忠貞不渝的臣子。
五、布置作業
1、背誦第1~5段。
2、整理這幾段中重點實詞的意思、虛詞“之、于、以”等的用法。
3、思考第6~9段的內容。
一、齊讀第6段
1、疏通詞句。
2、提問:本段寫什么內容?
講解:諸葛亮在本段中自述受到劉備三顧草廬,委以大任,器重信任的優遇。
二、指名朗讀第7段
1、疏通詞句。
2、提問:這段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講解:在這段,諸葛亮主要是表明自己報效先帝、盡忠蜀國的摯情和伐魏興漢的雄圖,并再次囑咐劉禪要信任郭攸之等“忠純”之臣。
三、齊讀第8段、第9段
1、疏通字句。
2、提問:第8段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講解:諸葛亮在這段中主要是勸勉劉禪要牢記劉備遺訓,砥礪志行,用心國事,善理政務,采納雅言。
3、齊讀第9段:
串講。“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臨表”:面對奏表。“涕”:淚。“零”:落。“不知所言”:不知說的是什么;這是謙詞,表示自己可能失言。
四、實詞總結(文中只作一種解釋者不列)
1、道:
?、?道路。“中道崩殂”。
?、?辦法。“咨諏善道”。
2、遺:
?、?遺留。“以光先帝遺德”。
?、?(wèi)給予。“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3、為:
?、?是。“俱為一體”。
?、?做,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
?、?做,擔任。“眾議舉寵為督”。
4、論:
?、?評判。“宜付有司論其刑賞”。
?、?議論。“每與臣論此事”。
5、無:
?、?沒有。“若無興德之言”。
?、?不論。“事無大小,悉以咨之”。
6、行:
?、?實行。“然后施行”。
?、?行為。“性行淑均”。
?、?(háng)行列。“必能使行陣和睦”。
7、益:
?、?益處。“有所廣益”。
?、?增加。“至于斟酌損益”。
虛詞總結:
1、而:
?、?卻。“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
?、?連接狀語與謂語。“可計日而待也”。
2、于:
?、?在。“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內”。
?、?及于,給。“欲報之于陛下也”。
?、?對。“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到。“還于舊都”。
3、以:
?、?用,拿。“咨臣以當世之事”。
?、?而。“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
?、?因而。“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表時間、地域等界限。“受命以來,夙夜憂嘆”。
?、?認為。“愚以為宮中之事”。
五、布置作業
1、背誦全文。
2、作課后練習。
《唐雎不辱使命板書設計》:唐雎不辱使命板書設計第1篇教材分析:《唐雎不辱使命》是一篇初中語文經典課文,文章塑造了一位堅毅果決的士人——唐雎的形象,他奉命出使強秦,不畏強暴,以死抗爭,使安陵國百姓避免了一場浩劫。唐雎出色的口才、隨
《語言表演小海燕教案》:語言表演小海燕教案第1篇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了解海燕的形象,學習綜合運用多種修辭手法的寫作特點?! ?、過程與方法:在朗讀的基礎上感悟和品味作品形象及其深刻內涵;體會、揣摩和學習抒情性語言和多種手法
《統編版教材過零丁洋教案》:統編版教材過零丁洋教案第1篇 教學目標 1、朗讀詩歌,理解詩歌內容,熟讀成誦?! ?、品析詩歌,引導學生體會詩歌所蘊含的民族氣節和人生哲理?! ?、欣賞詩歌,學習詩歌凝練的遣詞技巧及詩歌創作技巧?! 〗虒W難點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幼兒園學習網】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