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03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小學數學100以內數的認識教案,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一年級下冊第48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結合數的認識,使學生掌握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減法的計算。
2、進一步鞏固數的組成,滲透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滲透加法交換律。
3、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
教學重點:
掌握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的口算方法,并能熟練地口算。
教學難點:
算法多樣化思維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準備:
課件、計數器、小棒、口算卡。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一)復習舊知。
1、王老師昨天去給班上的同學買寫字本,可是商店里一共只有23本,如果每個盒子能裝10本,這些本子能裝滿幾個盒子?
2、請學生回答問題,并說一說是怎么想的?
(二)引入新課。
1、呈現主題圖:因為昨天買的本子不夠用,所以,王老師今天又去商店了。
2、同學們請看大屏幕:你們看到了什么?
3、誰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引導學生提出:一共有多少本寫字本?
4、學生獨立列出算式。學生口頭列出算式,教師板書:30+2和2+30。
5、點明課題: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的問題情境,在復習前面所學知識的同時,很自然地引出本課所學的知識,讓學生明確本課要學習的內容。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學整十數加一位數。
1、獨立思考:你們會算嗎?請你把正確的結果算出來。
2、學生匯報:誰來說一說你是算得的結果是多少?你又是怎么算的?可能會出現:
(1)根據數的組成來計算的。
(2)用小棒擺。
(3)用計數器撥。
(4)利用數數的方法往后數。
教師對于學生提出的方法要加以肯定。
3、共同驗證:剛才大家都說這兩個算式都等于32,那結果到底對不對呢?我們是不是要驗證一下?引導學生驗證:
(1)用數的組成:30+2表示把3個十和2個一組成32。
(2)用小棒驗證:3捆小棒加2根小棒,就是把3個十與2個一合起來,結果是32。
(3)用計數器驗證:3捆小棒就是3個十,2根小棒就是2個一,先在十位上撥上3個珠子,再在個位上撥上2個珠子,合起來就是32。
(4)用數數的方法驗證:先驗證30+2,在30后面往后數兩個數。
4、教師質疑:
(1)那2+30我們是不是也要在2的.后面,往后數30個數呢?引導學生發現:同樣可以在30后面往后數2個數就行了。
(2)那2+30怎么也等于32呢?引導學生去發現:不管是30+2還是2+30都表示把3個十和2個一合起來,組成的數都是32,只不過是兩個加數的位置改變了一下。
5、快速搶答:教師出示:50+4、4+50;8+70、70+8;90+6、6+90,讓學生快速搶答。
6、發現提煉:
(1)引導學生發現以上所有算式的特點:都是整十數與一位數相加。
(2)引導學生提煉方法:不管是幾十加幾還是幾加幾十,都是求幾個十加上幾個一,結果都是幾十幾。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經歷了獨立思考、主動探究、匯報交流之后,再引領學生驗證,解惑,最后提煉出方法。
(二)教學整十數加一位數相應的減法。
1、提出問題:誰還能根據這幅圖提出一個用減法計算的問題呢?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后,教師呈現:
(1)王老師買了32本寫字本,有2本沒裝在盒子里,剩下的都裝在盒子里,裝在盒子里的有多少本?
(2)王老師買了32本寫字本,有30本裝在盒子里,沒有裝在盒子里的有多少本?
2、列出算式:引導學生列出算式:32-2和32-30。
3、說出算法:請學生先說一說自己的算法,可能會出現:用數的組成、用小棒操作、用計數器操作、用加減法之間的關系想的、用倒著數的方法等等。
4、選擇算法:對于學生提出的算法,教師給予肯定之后,讓學生說一說:你準備用哪種方法計算?為什么?在學生討論之中,明確各種方法的優勢所在,適當引導學生選擇又對又快的方法。
5、計算接力:53-3、53-50;75-70、75-5;64-4、64-60,89-9、89-80。每組接力,第一個同學寫出一題答案后,立刻將答題卡傳給下一位同學。
6、歸納小結:
(1)引導學生歸納出:這些題目不是幾十幾減幾,就是幾十幾減幾十。
(2)小結方法:幾十幾減幾等于幾十,幾十幾減幾十等于幾。
設計意圖:因為有了前面的教學鋪墊,這一環節更重要的是訓練學生自己的表達與交流能力,同時注重對算法多樣化的滲透,引導學生選擇又對對快的方法。
三、鞏固提高
(一)基本練習。
1、P48的“做一做”第1題:做好后,請個別學生說出方法,提示:利用加減法的關系,可以算得又對又快。
2、P48的第2題,“烤玉米”。
3、P49的第1題:讓學生直接在書上完成。提醒:如何才能算得又對又快?
4、開火車:P49的第4題,教師出示口算卡片,學生直接報得數。
設計意圖:本環節以基礎練習為主,讓學生鞏固所學,通過多樣的練習形式,促使學生掌握又對又快的方法。
(二)解決問題。
1、P49的第3題:
(1)呈現問題情境,分步出示已知條件與所求問題。
(2)學生獨立完成,提醒學生注意寫上單位名稱。
2、P49的第2題:
(1)呈現問題情境,分步出示已知條件與所求問題。
(2)學生討論解題思路,教師加以引導。
(3)學生獨立解答。
(4)集體講評,教師板書解題過程,規范格式要求。
3、P49的第5題:
(1)完整呈現題目,學生獨立解答??梢杂幸膺x取一名解答正確的學生上臺板演。
(2)集體講評,根據學生所列算式提問:小貓吃了8條魚,為什么還要加上8呢?
(3)教師帶領學生審題:特別突出對“吃了”、“還剩下”、“一共”等關鍵詞的理解。
(4)解答錯誤的學生訂正。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不同的問題情境,讓學生綜合利用所學知識解決難度不同的問題,培養學生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筆頭表達能力與逆向思考的能力。
四、總結歸納
(一)總結。
1、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
2、你有什么收獲?
(二)歸納。
1、師生共同歸納所學內容。
2、提煉計算方法:
(1)幾十加幾就是幾十幾。
(2)幾十幾減幾等于幾十,幾十幾減幾十等于幾。
3、師:我們在解決實際問題時,還要注意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方法,不能生搬硬套。
設計意圖:通過總結歸納,給學生更多的鍛煉口頭表達能力的機會,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整理歸納的能力和靈活選擇策略與方法的能力。
教學目標:
1、運用不同的方法數出百以內的數,會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數數方法。 促進學生主動、個性化學習,實現個性化發展。
2、進一步認識新的計數單位“百”,知道100里面有10個十,知道百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3、通過對100以內數的認識,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
4、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滲透估計、優化等數學思想方法。
5、培養小組合作意識,提高小組合作的有效性。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和實踐創新能力。
學習重難點:理解100以內數的組成及滿十進一的過程。
教學設計:
一、 復習20以內的數,為新知識做鋪墊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學過了很多數,具體來說是20以內的數,哪個同學能數出這些數?
生:0、1、2、……20
師: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用到這些數字,你看老師這里有一些吸管,隨便抓一把,你來猜猜看,這是幾個吸管呢?
生猜數,并匯報
師:那老師手里到底有幾根吸管呢?怎樣才能知道?
一起來數一數
師:剛才那個同學猜的比較接近?真厲害
(設計意圖:在20以內數的基礎上學習100以內的數,有助于學生的知識建構以及對新知識的認知)
二、認識比20大的數
1、師:這是18根吸管的話,那這些得有多少根呢?比20多還是比20少呢?
找學生上去幫著數。
師:這么多吸管,你能不能把它整理一下,讓我們更容易看出這是28呢?有沒有好方法?
生:10個一捆10個一捆,有2捆還有8根
找學生到前面來捆一下,然后舉起來給其他人看一下。
(設計意圖:從較小的數入手,先通過數小棒這一形象的道具,幫助學生理解28.通過演示讓學生有碰到10個就捆成一捆的意識,為下面理解“滿十進一”做好鋪墊。)
師:這樣就能一眼看出是28根嗎?怎么看出的?
生:有2個十和8個一
師:這個方法好不好?咱們給它起個名字吧,就叫“10個一捆”
(設計意圖:10個一捆,非常普通有很形象,并且是學生自己思考得來,這樣記憶非常深刻。實際上“10個一捆”這個名字就是“滿十進一”形象的說法,這都是10進制記數法的體現,同時這個名字在后面小組內數小棒探究數的組成也有很大的幫助,大部分小組都知道用這種方法來整理較大的數。)
師:那28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你會說了嗎?
誰能完整的說一遍。
(板書:28里面有2個十和8個一)
師:也就是說2個十和8個一合起來是28
師:你能在計數器上撥出28嗎?(一生在前面演示)
師:28怎么寫呢?十位上寫什么?表示什么?各位上寫什么?表示什么?合起來就是28.
師:現在我想從28撥到31,你知道怎么撥嗎?
學生先在下面自己撥,然后再上來演示。
師:從29到30你為什么要這樣撥?(板書:滿十進一)
剛才有的同學從29到30撥的不太好,這樣一講你會了嗎?那咱再撥一個,你能從67撥到72嗎?
(用計數器演示拐彎的地方應該怎樣數)
師:如果我把2和8倒過來,他們表示的意思一樣嗎?這會兒有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呢?這是幾呢?
(設計意圖:從數小棒開始再來撥計數器最后再寫下來,這樣的過度實際上就是從形象到抽象的工具再到抽象的數字的過度,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2、師:剛才老師數出了28根吸管,你想不想數更大的數?
師:這得看你的本事了,每個小組各派一名同學來前面抓一把,能抓多少抓多少,然后小組合作數出,你們小組有多少根吸管?并且你們能用剛才的“10個一捆”的方法一眼就看出你們抓了多少根嗎?
小組合作,數出吸管的個數,并把這個數記錄下來,然后匯報自己小組的數目。
小組整理吸管,并在小組內說一說這個數的組成,然后找一生匯報。
(設計意圖:數學課堂中有用的學具是幫助學生學習的法寶。選用小棒作為學生的學具,主要是因為小棒比較其他的學具來說易數易捆易操作,為課堂贏得了時間。同時五顏六色的藝術吸管,也極大的調動了孩子們的興趣。)
師:剛才我看見這個小組是6個一,3個十,你說這是幾呢?
在小組的計數器上撥出自己小組的數字,然后記錄下自己小組的數字。
3、師:通過撥計數器我們不難看出剛才大家數出的都是兩位數,兩位數就只有這幾個嗎?你還能說出其他的兩位數嗎?
生:50、86、99、100等
師:100是兩位數嗎?99大還是100大?99再加幾就是100?
你能在計數器上從99撥到100嗎?
(課件演示計數器上99到100)
師:個位滿十我們向十位進一,十位也滿十了,我們再向前一位進一,你知道前一位是什么數位嗎?百位上的一個珠子表示什么意思?
總結從右邊數,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就是百位
(設計意圖:以前學生們知道當個位滿十了要向十位進一,那當十位滿十呢?這時就要產生一個新的數位“百位”。數的認識由20以內擴展到100以內,就這樣一步一步地完成了新知識的建構,讓學生對100以內的數有了一個階梯式的認識,符合學生數感的建立。這樣的延伸也為學習千以內的數,萬以內的數的認識的打下基礎。)
師:剛才咱們說的數都是100以內的數,需要咱們繼續研究的數
(板書課題:100以內數的認識)
三、認識100
師:那100到底有多大呢?
師:剛才咱們知道1捆就是10根,咱們一塊來數一數,10,20,30……90,現在是幾個十了?到100了嗎?還需要怎么辦?
再放1捆
師:現在是幾個十呢?也就是100
(板書:10個十就是100)
師:我把這10個10捆起來就是一個百,這就是一個百。
(設計意圖:在課堂中展示的時候一定要拿起這一個百,讓學生觀察,在頭腦中有100的意識。)
師:其實我們身上也有10,誰能夠給大家伸出100個手指頭?怎樣就能有100個手指頭?
生:可以再叫幾個人來幫忙
(叫到9個人的時候停,問夠100了嗎,還需要幾個人)
讓到前面的學生伸出手指頭,然后老師指著,全班一塊數
10、20、30、40、50……90、100
師拿出整十的卡片,將卡片貼在黑板上。
然后讓這些同學把卡片按從小到大的順序貼在黑板上,全班齊讀一遍。
師:誰知道30里面有幾個十?
生:30里面有3個十。(及時表揚)
師:看70
生:70里面7個十
(你都知道老師要提的問題了,真不錯)
師:看90,誰能像老師這樣也來提個問題?
生:90里面有幾個十?
師:關于100你能提個什么問題?
生:100里面有幾個十?100里面有幾個一?100里面有幾個50?100里面有幾個20?
師:哪個數里面有4個十?哪個數里面有6個十?
四、給100以內的數排位置
師:老師這里有一個數78,不知道該放在哪里?你知道嗎?
師:78應該理著80近一些還是70近一些呢?
師:65呢?92呢?
師:你能從78數到85嗎?能從65五個五個的數到100嗎?能從92數到100嗎?能倒過來數嗎?(可以開小火車數)
(設計意圖:92應該擺的離著90近還是100近?78離著70近還是80近?65應該放在哪里?這些問題的提出都為后面學習估算打下了基礎。)
五、小結
今天你有哪些收獲?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學生把某一數量的圓片分別擺在座位表的十位和個位上,得到不同的數,鞏固對100以內數的認識。
2.通過活動引導學生觀察每一組數的特點,探索規律,培養學生初步的歸納能力。
3.通過活動,使學生在操作實踐中發展形象思維能力,通過找規律發展學生初步的`抽象思維能力。
二、教具、學具準備
計數器,數位表,百數表,匯總表,圓片20個。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復習
1、哪個同學愿意上來給同學們寫出兩個100以內的兩位數?你來讀這個數字好嗎?(引導學生說出讀數和寫數都從位起)我們再來看看它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2、在數位表中,從右邊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
3、如果老師想把這兩個數字放在數位表的下面,他們應該放在哪?引導學生小結:因為放在不同的數位就有不同的表示方法,數字擺在個位上表示有幾個一,放在十位上表示有幾個十,放在百位上表示有幾個百。
二、創設談話情景,激發學習興趣。
1、請同學們把眼光都集中到老師這里,看看我從袋子里面拿出了什么?(1個小圓片)
2、同學們,別小看這小小的圓片,它非常神奇,它能在這張數位表上變魔術,想不想玩?
3、今天陳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來玩一個數學游戲,游戲的名字叫《擺一擺、想一想》
4、出示課題 :擺一擺想一想。
看誰能利用老師手中的小圓片在數位表中擺一擺,誰在擺的過程中發現了什么,誰就獲得我手中的紅蘋果。愿意試一試嗎?
三、激趣體驗。
?。ㄒ唬┏醮螖[。(擺1個圓片)
1、你能把這個圓片擺在個位上嗎?它表示的數是幾?(1)
2、你能把這個圓片擺在十位上嗎?它又表示什么數?(10)
3、剛才,我們已經看到一個圓片可以擺出1和10兩個數,那么2個、3個圓片,能擺出哪些數呢?你們想不想自己來擺一擺、試一試?
4、生活動,師指導。
請同學們拿出已經準備好的學具與同桌合作,一個擺、一個記,再互換。
5、匯報。(學生邊擺,邊解說)
2個● 2,11,20共( 3 )個數
3個●__3,12,21,30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 4 )個數;
?。ǘ┰俅螖[(擺4個圓片)
1.師:剛才小朋友自己擺了,也看幾位同學擺了,大家都擺得很仔細,但還是有漏數的,有的小朋友卻擺得又對又快,只是他們擺的順序有些不同,是不是有什么好方法呢?
2.獨立嘗試,邊擺邊想:同學們再拿出4個圓片試著邊擺邊想,怎樣擺,不遺漏又快。
4個●_4,13,22,31,40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 5 )個數。
3.反饋、演示,引導學生歸納方法。
?。?)從十位一顆一顆往個位移;
?。?)從個位一顆一顆往十位移;
?。?)一組一組成對移。
?。ㄈ┤螖[──熟悉方法(擺5個圓片)
1.師:剛才,我們每人都擺了圓片,還自己找到了不遺漏、擺得快的好辦法,同學們真能干???,老師把剛才小朋友擺的數也進行了整理,那么5個圓片能擺幾個數呢?請你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方法擺一擺6個圓片。
2、學生依次匯報,師同步演示。
5個●__5,14,23,32,41,50_________________共(6)個數。
?。ㄋ模┨剿饕幝?/p>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學生把某一數量的圓片分別擺在座位表的十位和個位上,得到不同的數,鞏固對100以內數的認識。
2.通過活動引導學生觀察每一組數的特點,探索規律,培養學生初步的歸納能力。
3.通過活動,使學生在操作實踐中發展形象思維能力,通過找規律發展學生初步的`抽象思維能力。
二、教具、學具準備
計數器,數位表,百數表,匯總表,圓片20個。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復習
1、哪個同學愿意上來給同學們寫出兩個100以內的兩位數?你來讀這個數字好嗎?(引導學生說出讀數和寫數都從位起)我們再來看看它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2、在數位表中,從右邊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
3、如果老師想把這兩個數字放在數位表的下面,他們應該放在哪?引導學生小結:因為放在不同的數位就有不同的表示方法,數字擺在個位上表示有幾個一,放在十位上表示有幾個十,放在百位上表示有幾個百。
二、創設談話情景,激發學習興趣。
1、請同學們把眼光都集中到老師這里,看看我從袋子里面拿出了什么?(1個小圓片)
2、同學們,別小看這小小的圓片,它非常神奇,它能在這張數位表上變魔術,想不想玩?
3、今天陳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來玩一個數學游戲,游戲的名字叫《擺一擺、想一想》
4、出示課題 :擺一擺想一想。
看誰能利用老師手中的小圓片在數位表中擺一擺,誰在擺的過程中發現了什么,誰就獲得我手中的紅蘋果。愿意試一試嗎?
三、激趣體驗。
?。ㄒ唬┏醮螖[。(擺1個圓片)
1、你能把這個圓片擺在個位上嗎?它表示的數是幾?(1)
2、你能把這個圓片擺在十位上嗎?它又表示什么數?(10)
3、剛才,我們已經看到一個圓片可以擺出1和10兩個數,那么2個、3個圓片,能擺出哪些數呢?你們想不想自己來擺一擺、試一試?
4、生活動,師指導。
請同學們拿出已經準備好的學具與同桌合作,一個擺、一個記,再互換。
5、匯報。(學生邊擺,邊解說)
2個● 2,11,20共( 3 )個數
3個●__3,12,21,30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 4 )個數;
?。ǘ┰俅螖[(擺4個圓片)
1.師:剛才小朋友自己擺了,也看幾位同學擺了,大家都擺得很仔細,但還是有漏數的,有的小朋友卻擺得又對又快,只是他們擺的順序有些不同,是不是有什么好方法呢?
2.獨立嘗試,邊擺邊想:同學們再拿出4個圓片試著邊擺邊想,怎樣擺,不遺漏又快。
4個●_4,13,22,31,40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 5 )個數。
3.反饋、演示,引導學生歸納方法。
?。?)從十位一顆一顆往個位移;
?。?)從個位一顆一顆往十位移;
?。?)一組一組成對移。
?。ㄈ┤螖[──熟悉方法(擺5個圓片)
1.師:剛才,我們每人都擺了圓片,還自己找到了不遺漏、擺得快的好辦法,同學們真能干???,老師把剛才小朋友擺的數也進行了整理,那么5個圓片能擺幾個數呢?請你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方法擺一擺6個圓片。
2、學生依次匯報,師同步演示。
5個●__5,14,23,32,41,50_________________共(6)個數。
?。ㄋ模┨剿饕幝?/p>
《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試講稿》: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試講稿第1篇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不進位)加法的口算方法。能夠根據計算方法正確的計算?! ∵^程與方法:通過動手操作,探究計算方法,理解算理
《100以內的不退位減法教案》:100以內的不退位減法教案第1篇單元教材分析:100以內的加減法是生活中常用的數學知識,是生活數學的體現,它的學習對學生學習多位數加減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礎,同時也是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心算。因此這一單元的教學是全冊的
《體積單位換算進率教案》:體積單位換算進率教案第1篇 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教學相鄰體積單位間的進率,讓學生根據進率進行相鄰體積單位的換算。例11讓學生通過計算,探索發現相鄰兩個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教材首先出示了兩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幼兒園學習網】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