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03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小班建構拼搭教師隨筆3篇,是優秀的小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建構快樂
今天來到建構室,大家一同搭建各式各樣的橋梁。添添、、璇璇、菲菲、萱萱、綺綺幾個人自由組成了一組。綺綺主要負責現場總指揮,萱萱和菲菲主要負責搭建,添添和璇璇主要負責搬運和局部完善。大家利用長條木板和奶粉罐把橋高高的架起來了,添添用各種高低大小不同的罐子做橋墩,將長木條連接成斜斜的橋面。隨后添添又搬來許多半圓積木,告訴他們大橋也會轉彎的,轉彎的接口用半圓更好。你還說半圓的道路更加安全,車輛可以慢慢行駛,可以一點點看見前面的路。接著你搬來許多半圓形,和璇璇、綺綺把大橋搭建完。隨后多余半圓形積木散落在地面上,你和璇璇搬走了一些放回原處。突然,不發現倒著放的一個半圓積木前后搖擺,手指撥一下就開始晃動,你叫來萱萱、菲菲、萱萱,大家把多余的半圓積木 全部拼接排隊。你用手指一個個撥動著半圓積木,它們一個接著一個晃動,你笑著說:“哈哈哈,你看這像不像鋼琴!”于是你馬上“自彈自唱”了一首《柳樹姑娘》,你的表演吸引周圍的小朋友,他們葉合著你的“伴奏”一起演唱了。
在這里我看到發生什么樣的學習
添添利用各種高低大小不同的罐子做橋墩,將長木條連接成斜斜的橋面,把橋高高的架起來。之后要利用半圓積木拼接道路轉彎處,你告訴大家半圓的轉彎處比直接轉彎更加安全,向朋友們解釋半圓的道路上車輛可以一點點看見前方的路,車輛可以緩慢行駛。在這里我發現添添是個關注生活的男孩子,對周圍的建筑形態和結構很清晰。同時添添還是個注意安全常識的孩子,明白生活中各種建筑設計的道理和用意,添添還把這些小知識分享給自己的朋友們,真是好樣的!同時活動中還變化出“鋼琴”的演奏游戲,巧妙地利用了半圓積木的曲面結構,調動了建構活動中的不一樣愉悅氛圍,給大家帶來了歡樂。
今天是開放日,全班幼兒的家長都來了,不大的屋子里滿滿的人,充滿著歡聲笑語。孩子們的表現比平時更出色,家長們看到孩子的進步都笑得合不攏嘴。
“光寶寶溜下地呦,親親一群果娃娃……”歌兒唱起來了,聲音最響亮的一個是侯亦婷,我注意到婷婷媽的眼里似乎有些潮濕??粗面贸柰度氲臉幼?,我也不禁想起了初次見到婷婷時的一幕。那時已經開學三四周了,可是婷婷卻一直沒來報道。從婷婷原來班的老師那里我們了解到,婷婷是奶奶一手帶起來的,老人對孩子嬌得很,在家一個噴嚏就請假不上幼兒園了。婷婷習慣了家人的過度關心,對家和家人的依賴性很強,自理能力方面缺乏鍛煉,并且幾乎獨自不跟外界來往。至于婷婷為什么開學這么久了還沒入園,我們通過電話知道的情況就是婷婷去另一縣區的姥姥家了。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孩子們和我們兩個老師的關系越來越默契,在我們又往婷婷家打過一通電話之后,婷婷的父母答復下周一就把婷婷接來送入園。婷婷來到這個新的班集體時,我們看到的是個文靜怕人、白凈漂亮的小姑娘。她躲在奶奶身后,拽著奶奶的衣角哭著鬧著要回家去。我們兩個老師先把依依不舍的婷婷奶奶勸走了以后,好不容易才使婷婷的情緒平復下來,可是直到午飯時,婷婷的眼里還是淚汪汪的。幾天后,在婷婷媽來送她時,我和婷婷媽單獨進行了一番長談。通過交流,老師詳細了解婷婷在家的表現和家庭環境,和婷婷父母制定了針對婷婷以往不好的生活習慣和不愿容入班級活動、不適應集體生活這些需要糾正問題的教育計劃。
幾天后,在老師有意的引導和婷婷父母的鼓勵下,婷婷終于可以笑著問“老師好”了。婷婷的表現馬上得到了全班小朋友的熱情鼓舞,從那以后,婷婷來幼兒園再也沒有鬧過情緒。在隨后開展的各項集體活動中,孩子們在老師的引導和暗示下主動帶婷婷等幾個性格內向的伙伴一起參與,使他們性格和膽量在集體的帶動下越來越放得開,在能力上的差距與全班整體水平越來越小。
看到孩子們在不斷地進步,我們當老師的總是及時表揚和鼓勵他們,把小小的閃光點放大,修正缺點和毛病,在促進幼兒成長的同時,有意識地形成集體中幼兒團結互助、分工協作的生活和學習氛圍,逐步建成一個充滿溫馨、充滿親情和關愛的大家庭。在這半年來,孩子們每時每刻都在成長進步著,在知識技能提高的同時,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性格也在老師、家長統一的教育理念下逐步形成。沒有了入園鬧情緒的孩子;沒有了與伙伴起爭執就打人的孩子;沒有了不吃飯的孩子;沒有了不好好午休的孩子;沒有了嬌氣的愛哭鬼……在整個班集體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圍中,許多事情不用老師指出,就會有孩子提出正確意見?,F在,班里的`團結互助已成為孩子們的自覺行為,大家有快樂一起分享,有困難時也爭先恐后的一起來幫著解決……
如今已經是我們班“小巧手”的婷婷成了伙伴中的小老師,每次在班里的美工活動中把自己作品做得又快又好后再主動去幫助身邊的同伴,也常常會把自己在家完成的作品帶來幼兒園展示并教給大家,難怪婷婷媽總是逢人就夸:“看我們家婷婷多棒……”
讓建構積木玩出新花樣
最近孩子們對用建構區中的實木積木搭寶塔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早上來幼兒園或者區域活動的時間,他們就會到建構區去搭寶塔,比一比誰搭的寶塔又高又穩,還不時地請老師去當評委,評判一下誰搭得高,搭得好,如果得到了老師的肯定后,他們會高興地歡呼起來,久而久之,搭寶塔代替了其他的建構活動。今天晨間活動的時間,我又看見很多孩子在建構區玩搭寶塔,我便不時地巡回、指導,可當我走到曄曄的身邊時,發現他一臉的無精打采,眼睛東張西望,手則隨意地擺弄著積木,我以為他不舒服,就輕輕地問他:“怎么了,哪里不舒服?”他看著我:“老師,我不想玩了,沒意思!”曄曄的話一出,馬上就得到了孩子們的回應:“老師,我們也不想玩了。”孩子們的反應讓我一時接不上話。
我很納悶孩子們會有這樣的反應,是什么原因讓孩子們失去了玩實木積木的興趣呢?對,是形式,我們在組織孩子玩搭寶塔的時候,很多時候都讓孩子將積木搭成寶塔,一成不變的形式讓實木積木變得枯燥乏味,沒有了挑戰性,沒有了新鮮感,漸漸地孩子們失去了興趣。
找到了問題的所在,我便思索、尋找一些新的形式,從而激發孩子們的興趣。我總結了幾種形式:隨意搭建、按要求搭建、小組合作搭建等,我將這幾種形式一一在活動中孩子進行實踐、嘗試,第一次我就運用了“小組合作搭建”的方式,我規定以小組為單位,每組幼兒自由搭建,并告訴孩子搭建結束之后要進行評比,選出最有創意,孩子們立刻就有了興趣,專心致志地合作起來,只見他們先商量著搭什么,然后分工進行,很久發現他們沒有那么的投入了,不一會,每組上都有了作品,有的搭建了城堡、有的搭建了高樓、有的搭建了游樂園,最后朦朦組的立交橋受到了大家的好評,得到了冠軍。接下來我又逐一采用了其他的方式,一段時間下來,我明顯地感受到了變化,孩子們對建構區的實木積木又有了新的興趣,每天都有不斷的收獲,孩子們的興趣更濃了,所創作出來的作品也更豐富了。
如果讓孩子們一直搭建同一個物體或者類似的物體,最喜歡的建構實木積木也會變得沒意思,我們老師要充分發揮孩子們的創造力,特別在玩這種建構游戲的時候正是發揮他們創造力和想象力的最佳時刻,我們老師要想方設法變換不同的搭建形式,給孩子們創造合作的機會,讓建構積木玩出新花樣。
《教育隨筆保育員小班3篇》:教育隨筆保育員小班第1篇 為了調動一些挑食孩子們的積極性,我特別制作了漂亮的‘小星星’,希望能夠吸引他們,幫他們改掉挑食的習慣。午餐接近尾聲時,有幾個平時挑
《小班隨筆300字3篇》:小班隨筆300字第1篇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幼兒往往對喜歡的事物個性感興趣,并且用心參與,如果教學過程枯燥無味,是不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教育資
《幼師教育隨筆5篇小班》:第1部分 小班幼兒年齡小,自控能力差,注意力難集中,興趣來的快,消退的也快,所以,在組織教學活動中,我總結出:教學的方法很多,效果卻不同?! ±纾涸趯W一首兒歌時,幼兒大致了解了兒歌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幼兒園學習網】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