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7-30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大班科學公開課紙桌教案反思,是優秀的大班科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設計思路:
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幼兒熟悉的東西,它們蘊涵著深刻的科學道理。讓幼兒在做中學、做中思、做中親身感受科學,探索科學。從小培養孩子的科學素養。
1、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探究欲望,使他們體驗探索和發現的樂趣,了解科學探究的方法。
2、在制作的過程中,我們還鼓勵幼兒與同伴交流。這樣一方面能加深幼兒對科學的理解,使感性的知識系統化。另一方面能讓幼兒在交流經驗的同時,進一步體驗成功的樂趣。激發新的探索興趣和欲望,使學習生活不斷向縱深發展。
活動目標:
1、樂于探索,并能在活動中積極參與,大膽創新。
2、通過動手操作,探索紙桌能站起來,站得穩的方法。
3、通過探索,體驗成功的快感。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知道一些保持身體各部位整潔衛生的方法。
大班科學優秀教案《紙桌》
活動準備:紙、膠水、積木
活動過程:
一、幼兒利用自身的經驗,嘗試制作紙桌,探索紙桌能站起來的原因。
1、引出制作紙桌的課題。
教師:“紙可以做什么?”幼兒自由回答。(引出制作紙桌的課題。)
2、教師簡單介紹紙桌的制作方法。
教師:“先用一張紙做桌面,再用另外的四張紙粘成紙筒分別做桌子的腿,然后將桌面和桌腿粘牢。”
3、幼兒制作。
教師在活動中鼓勵幼兒積極動腦,大膽制作。教師:“看看我們制作的桌子,有什么不一樣?”
幼兒討論,交流。
4、幼兒操作。
?。?)引導幼兒給站不起來的桌子尋找原因。
教師:你的桌子能站起來嗎?
幼兒實驗。
?。?)引導幼兒觀察、比較、探索桌腿高矮、粗細對桌子站得牢的影響。
二、幼兒結合自己的經驗,并吸取同伴的長處,探索制作一張穩定的桌子的方法。
1、教師簡單小結桌子能站得穩的方法,并啟發幼兒再做一張站得穩的桌子。
2、幼兒第二次制作,教師在活動中鼓勵幼兒大膽創新,想辦法把桌腿做得矮一些,粗一些。
3、幼兒簡單介紹制作的方法,加深對桌子站得穩的認識。
教師:“你的桌子站得穩嗎?為什么?”
4、激發幼兒進一步探索。
教師:“你的桌子能放東西嗎?”幼兒動手試試。
三、引導幼兒在自己的桌子上放積木,體驗成功的快感。探索不同的桌腿的承受能力。
1、幼兒在桌子上放積木。
教師:“你的桌子能放積木嗎?”
2、幼兒比賽放積木。引導幼兒盡量多得放積木。
3、通過比賽,以問題引導幼兒探索不同桌腿對桌子承受能力的影響。
教師:“誰的積木放得多?”“他的桌子有什么特別的地方?”“你怎么知道的?”
四、活動延伸。
1、參觀家具城,觀察各種桌子。想家具的美,并能將參觀的體驗遷至活動。制作漂亮的桌子。
2、區域活動,繼續進行“紙桌”的制作。探索其他因素對桌子牢固度影響,并在家長的幫助下,用其他材料制作桌子。
注意事項:
1、為幼兒準備一些毛巾,以備膠水弄的滿手都是。
2、玩積木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放積木時一定要慢慢地,不要因為放的太多而讓紙桌承受不了,讓桌子變壞。
3、活動過程中也許會有幼兒制作的比較快,教師一定要安排好,那些能力較強的幼兒。
知識背景:
1、幼兒已掌握一定的紙的一般特性。
2、讓幼兒了解平衡原理,知道桌子能站穩就一定要平衡。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氣氛活躍,幼兒的參與性很高,體現了玩中學,學中玩的教學特點。在活動中注重孩子對經驗所得的表達與梳理,合作意識的培養。幼兒積極的發表自己的意見和想法,能把操作所得到的經驗用語言準確的表達出來。但是在游戲放積木環節,材料的設置上考慮不夠成熟,所選的積木太輕,導致在了解承受能力時,幼兒不能直接,形象地進行觀察操作。
《大班科學教案:神秘的恐龍》:大班科學活動神秘的恐龍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建議和延伸等內容,知道一些常見恐龍的名稱以及生活習性。知道恐龍曾是地球上的龐然大物,它的滅絕至今是科學上的一個謎。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大班科學神秘的恐龍教案吧。
《大班優秀科學教案:各種各樣的燈》:大班科學活動各種各樣的燈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讓幼兒認識幾種常見的燈,了解它們的用途,知道日常生活離不開它。了解燈的發展史,擴大認識范圍,激發幼兒對各種燈的興趣。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大班優秀科學各種各樣的燈教案吧。
《大班科學活動:長眼睛的皮膚》:大班科學活動長眼睛的皮膚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延伸等內容,了解皮膚的特點與作用,能憑借觸覺及原有經驗辨認觸摸對象。知道保護皮膚的重要性。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大班科學活動長眼睛的皮膚教案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幼兒園學習網】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